>>对话人物
中村修二,1954年5月22日出生于日本伊方町,日裔美籍电子工程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工程学院材料系教授。由于在蓝光LED方面的杰出成就,中村被称为“蓝光LED之父”,获得过仁科纪念奖、英国顶级科学奖等,2003年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4年,他和赤崎勇、天野浩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评语是:“对于全球15亿尚未能受益于电网的人口来说,这种新型光源带来了更高的生活品质。”
>>对话背景
“愤怒是我全部的动因,如果没有憋着一肚子气,就不会成功。”中村修二,正如他的名言一样,好像总是“很愤怒”。7月28日下午5时,中村修二应邀到访西安交通大学,并为师生做讲座。
曾是个小技术员,研究不被重视,被称“吃白饭的”
问:您年轻时就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吗?
中村修二:其实我曾经的梦想是当一名快乐的奶爸。大学时我已结婚生子,为了不因事业舍弃生活,1979年毕业时我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选择了妻子家乡德岛县一家名叫日亚化工的企业。作为一个小小的技术员,我在研究上的突破不被重视,被称为“吃白饭的”,上司每次见到我都会说,你怎么还没有辞职?把我气得发抖。
为了证明自己,我决定选择开发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1988年,为了学习制造蓝光二极管所必须的结晶生长技术,我赴美留学。但由于公司不允许,我此前没有发过一篇论文,这使我完全没有被当作研究人员看待。同事们在工作时不与我交流,研究发光二极管的人员对我的请教爱理不理,整整一年,没有一点儿好的回忆。
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我再次回想起,他们当时把我当作门外汉来对待,出于对这种态度的愤怒,促使着我勇攀科学高峰。
问:您的奋斗史是怎样的?
中村修二:回到日本后,新上任的社长要求我停止LED研究,改作电子元件。我只能瞒着公司,偷偷继续研究,并在取得关键性进展时投论文。论文在欧美的研究人员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但在日本得不到承认。直到1993年11月30日,我的愤怒的结晶——蓝色发光二极管发布,媒体的采访请求、用户及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咨询让公司电话像闹钟一样响个不停。持续了一周,社长终于发现:“是这么了不起的一项成果吗?”
与老东家战斗,赢得8.4亿日元赔偿
问:听说您曾经与任职的公司有过20年的纠纷?
中村修二:当时发明刚刚问世,日亚便以公司的名义申请了专利,并开始大量生产出售蓝色发光二极管,摇身一变成为世界最大的LED公司。但我作为发明人获得的全部奖励仅是两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141元),海外同仁都笑我“奴隶中村”。
后来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华裔校长杨祖佑飞到日本邀请我,并为我配置了研究团队。随后我从日亚辞职,但由于拒绝签署“保证3年内不再从事蓝光二极管的基础技术研究”的合同,在这家公司工作了20年的我,没能领到退职金。再次遭拒以后,他们以泄露企业秘密为由,将我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