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网>张掖装修>张掖建材>张掖照明灯具

“新深圳速度”背后的全球创新圈 LED产业如何跟上节奏?

发布:2019-10-28 18:09

  创新正在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深圳经济特区,在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率先探索破解“动力转换”难题,在创新驱动发展中上演着一天创造46件发明专利的“新深圳速度”。

  南方日报记者历时一个多月,深入深圳创新发展第一线实地调研,从华为、比亚迪到大疆创新、光启研究院,从政府部门到创投机构,从创新园区到众创空间,全面聚焦创新深圳背后的新动力、新路径和新模式。

  北冰洋上的挪威属地斯瓦尔巴特群岛(Svalbard)白雪皑皑。穿越严寒与风雪,深圳华为开通的全球最北的LTE站点,为这里的人们提供了移动通信服务。

  在全球作物多样性信托基金会负责人迈克尔·托赫博士的带领下,走进世界末日种子库(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这里储存着来自世界各地数十万份植物种子的“备份”。总部位于深圳的华大基因是该种子库的第一个战略合作机构。

  此时,比亚迪生产的电动大巴正行驶在穿越北极圈7个国家的道路上,华为研究院正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研发5G通信技术,大疆公司在美国加州组建了专攻自动驾驶的顶尖研发团队。

  2015年,深圳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6957件,平均每天创造46件发明专利;在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上,深圳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 2015年,深圳PCT专利申请量达到13308件,平均每天36件。这被人们称为“新深圳速度”。从“三天一层楼”到“一天46件发明专利”,“新深圳速度”的背后是深圳企业全球创新圈的悄然成型。

  北极圈上的深圳元素背后,是深圳企业的全球创新布局。特拉维夫是以色列的经济中心,1小时车程内密集分布着众多科技创新企业。5月6日,深圳光启集团的全球创新共同体孵化器在这里成立,这是中国科技企业首次在以色列设立非财务投资目的的科技基金及孵化器。

  深圳企业对外投资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研发机构成为对外投资的新热点。2014年,深圳投资额200万美元以上的研发企业新增54家。截至2015年底,深圳设立境外企业和机构达数千家之多,分布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华为、比亚迪、华大基因等企业在全球各地设立研发中心。。

  在位于坪山新区的腾势电动车工厂,机器轰鸣。拥有130年先进经验的德国戴姆勒集团与只进入汽车工业13年的深圳企业比亚迪,在这里联手打造中国最好的电动汽车。“为了电动车技术,奔驰的造车经验向比亚迪开放。”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张卓说。

  诞生于蛇口、致力于LED电子蜡烛及相关产品研发的深圳市里阳电子有限公司拥有数百项专利,是该行业的世界领先企业。“面对美国的订单,我们只负责研发设计,然后交给东莞的制造商完成生产”,里阳电子董事长李晓锋说,“在这样的模式下,东莞的制造商也成为该领域工艺和技术的引领者。”

  5月11日,全球领先的企业及专业人士情报信息来源汤森路透智权与科学事业群(Intellectual Property& Science business of Thomson Reuters)公布《2016年全球创新现况》(State of Innovation 2016)报告。中国公司在评选中崭露头角,有4家公司入选全球半导体创新企业,深圳的照明企业海洋王照明也位列其中。

  海洋王照明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各种专业照明设备,承揽各类照明工程项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国工业照明市场占据重要的市场地位。海洋王相当重视研发投入,平均每年的研发投入约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均为节能环保的专业绿色照明产品,大量运用于冶金、采矿、石油、化工、铁路、电力、场馆、航空、船舶、军事、港口、消防等国计民生领域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尼尔森行业调查统计显示,海洋王自 2008年起在专业照明领域顾客满意度排名及市场占有率排名均处于行业第一名。

精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