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总是在失望中孕育。2013年前后,在LED显示屏行业的整体低迷中,谁会想到之后三年小间距LED屏的快速脱颖而出呢?现在,小间距LED屏市场又有了新的变化。这些新趋势中到底哪些才是未来的方向所在呢?
上半年,小间距LED企业大丰收
2016年上半年,小间距LED屏行业的主要变化几乎都是好消息。
首先,市场容量持续增长。虽然从2014年的翻番、到2015年的87%,以及目前的6成左右,成长速率在下降。但是,以绝对增加规模看,小间距led屏的应用还处于“爆发期”。实际上只要行业增长率还维持在41.5%以上,小间距LED屏就可以维持“绝对增量翻番”。这一速度至少还能保持3年以上。
其次,在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滑的背景下,2016年上半年行业领头企业净利润基本翻番。价格下降,这是小间距LED屏三年来主要的发展趋势。也正是价格的降低促成了产品应用规模的持续扩张。不过,LED屏企业通过开发更微小间距的产品、扩大市场规模、延长服务产业链等方式,依然能够维持“利润增幅”超过“规模增幅”的发展形势。
第三,中外市场和企业差距进一步扩大。如果说2012年之前,小间距LED屏国内行业还是跟随国际市场发展,那么现在整个局面已经彻底逆转。目前,国内市场已经在主要推动P1.2级别的产品普及。这类产品也是VR等新兴领域能够保持最佳效果的“门槛分辨率”。对比而言,欧美日等传统LED显示巨头,还在P1.5以上产品市场中寻找出路。
第四,上游产业链本土占比扩大。包括1010灯珠的国产化,以及部分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成为推动小间距LED产品成本下降、规模扩大、利润提升的主要关键力量。小间距LED屏对LED灯珠、衬底材料、封装工艺等方面的要求都更高。这在LED制造业整体行情低迷的背景下,创造了一个差异化成长的空间,并得到国内LED芯片产业链的广泛关注。
当然,世事无完美。小间距LED屏的发展,也有不好的消息。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价格下滑外,竞争格局恶化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小间距LED屏不是“高核心技术门槛”的行业。以往类似产品少,与市场需求不成熟有必然关系。对于整屏企业而言,小间距LED的最大技术门槛应被描述成“工艺经验”性的。这使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能力进入小间距LED,特别是准小间距产品(p1.6-p3.0)产品的企业数量增多。小间距LED行业部分表现出重蹈传统LED屏市场“恶性规模和价格”竞争套路的可能。
避免产品同质化背景下的恶性竞争,是小间距LED屏行业的关键命题。对此,有效的药方除了进一步开发技术难度更高的“超小间距”产品外,构建更为完善的产业链也成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