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清的清,该驱的驱”、“江湖路远,不必再见”——这里小编说的不是“清理门户,驱逐叛徒”,而是那退出市场的大限之期将至,在昨天已被各行业媒体狂刷了一遍,眼看就要走上“英雄末路”的白炽灯。
随着我国白炽灯淘汰重要时间节点临近,被寄予厚望对其进行全面替代的LED照明,似乎也要因此走上“人生的巅峰”。回顾白炽灯自从被爱迪生发明以来,至今已有137年的使用历史。然而世易时移,在当下所有用电的照明灯具中,又以白炽灯的效率最低。
据相关测试显示,白炽灯所消耗的电能只有约2%可转化为光能,其余的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由于其光效太低,全球大多国家都早已有意将其逐步淘汰掉。其中,澳大利亚政府“先拔头筹”,于2007年就初率先宣布,以立法形式全面淘汰白炽灯,此后加拿大、日本、美国、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追随脚步,陆续发布了自己的白炽灯淘汰计划。
各国及地区拟定的传统白炽灯淘汰进度
作为白炽灯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的中国,也在2011年由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发布了“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根据该路线图,从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由此来到了淘汰白炽灯路线图的最后一个阶段。
这也意味着,按照昔日的相关规划,白炽灯在下个月的10月1日起,就将要完全退出中国市场。当然,按照当时的规定,在紧接“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后面,还跟着留有余地的一句话:“或视中期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下面,我们先来重温一下中国白炽灯淘汰具体步骤(五阶段):
第一阶段
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为过渡期,有关进口商、销售商应当按照本公告要求,做好淘汰前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
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
第三阶段
2014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
第四阶段
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为中期评估期,对前期政策进行评估,调整后续政策。
第五阶段
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或视中期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中国逐步降低荧光灯含汞量路线图》等相关的扶持政策,可以看到,LED产业特别是LED照明领域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其拥有的发展机遇可谓得天独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