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网>阿拉善盟装修>阿拉善盟建材>阿拉善盟照明灯具

飞利浦照明经营模式:不卖灯泡、卖照明时数

发布:2019-10-28 18:09

  你知道吗?荷兰最大机场里的灯泡,不是买的,而是跟飞利浦租的。已推行“卖照明时数,不卖灯泡”长达五年的飞利浦,改写商业模式,延长灯泡寿命,省下一大笔产品原料费,还让机场省电又减碳。

  先从飞利浦的医疗设备买卖事业说起

  位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南方两小时车程的恩荷芬,是荷兰第一大企业飞利浦集团,最重要的研发中心和医疗设备制造中心。这个厂区最特别之处,是有个与众不同的医疗设备生产线。走进厂房放眼望去,和一般产线没什么不同,一台台状似巨大甜甜圈、尚未完工的断层扫瞄机、磁振造影机,整齐地排列在产在线。每部机器都布满了电子零组件,好似一部大型计算机。

  这条产线的特别之处,是生产程序完全颠倒过来。起点是一台台旧医疗设备,进厂后一步步拆解,然后再重新组装,就像录像带倒带后,再重看一次。原来,这里是飞利浦全球四个医疗设备翻新再制造中心之一,也就是飞利浦二手医疗设备买卖事业的后台。

  同一批原料价值变双倍

  二手医疗设备的翻新买卖,让飞利浦可在不新增原材料的前提下,就可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实践了循环经济“和原物料不断投入脱钩”的成长模式。断层扫瞄、磁振造影、X光机等大型医疗设备,结构复杂,内含大量昂贵的零组件,一般使用寿命大约九到十一年。

  就像二手车买卖一样,当医疗机构汰换旧机时,飞利浦就向他们买回旧设备,运回翻新中心进行拆解,仔细清理所有堪用零件、更换老化零件、安装新软件后,重新组装,以新机价格的八成,再销售给新客户。

  “结构简单的,大约两周可完成翻新,大型复杂的要两个月,”飞利浦医疗事业系统翻新营运主任戴格伦(Pietvan Diggelen)说,“平均每年要翻新一百六十个。”

  通过翻新再制造,医疗设备零组件就在飞利浦自己的产业链内不断循环,不但减少原材料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等于同一批原材料,可创造两次以上的价值,无形中扩大了飞利浦的市场,”戴格伦说。

  飞利浦医疗设备翻新中心,让旧磁振造影机起死回生,不用新增原材料,就能替飞利浦创造更多价值。其实飞利浦早在1990年,就开始从事二手医疗设备买卖业务,三年前更开发出一套比单纯买卖更创新的“卖服务、不卖设备”商业模式。

  四年前,美国乔治亚州Regents医学中心找上飞利浦,寻求解决预算人力有限、组织运作僵化下,又必须管理庞大医疗设备的方法。双方经过一年多讨论,在一三年共同推出了称作“策略服务联盟”的一站式医疗科技服务解决方案。

  飞利浦和医学中心签订一只十五年、总价三亿美元的合约,由飞利浦提供所有硬设备与顾问、保养维修等全套服务,医院只要每月支付服务费即可,不必买设备。换句话说,所有医疗设备所有权、管理和维修保养责任,都在飞利浦身上,并额外再提供各种专业服务。

  “医院需要的,其实是提供高质量、有效率的医疗服务,而不是那些设备,”飞利浦循环经济项目经理劳勃契尔说,“医疗科技的事,就交给飞利浦。”劳勃契尔解释,对大型医院来说,管理数量庞大又昂贵的医疗设备,是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务负担。改成每月支付固定月费,不但让财务更稳定,也省去了自行管理的麻烦,还可以随时获得最新医疗科技。实施一年半,飞利浦就替医学中心省下七百万美元采购成本。

精选信息